圣三位一体是指圣父上帝,圣子上帝和圣灵上帝的根本不是个体而是同体的意思。不能领悟这圣三位一体的根本,就很难正确理解全知全能,无所不能的上帝的真奥秘。为让我们便于理解圣三位一体的形态,上帝通过创造的被造物点悟我们其中的道理。
为便于理解有关圣三位一体的问题,首先想想水(H2O)的状态变化吧。
水本身是液体。但若温度降到零下,水就会变成叫作冰的坚硬的固体状态;相反,若水温达到沸点,那水就会变化成名叫水蒸气的气体状态。水、冰、水蒸气这三种状态虽然形状和名称不同,但构成它们的根本元素却都是水。
这就像收音机中播放的单人剧由广播电台的一位配音演员同时以父亲、儿子和孙子三个人的声音开展剧情一样。在这里扮演父亲、儿子和孙子的人共有几人呢?正是一人。
同样,圣父、圣子、圣灵上帝在进行救赎事业的过程中登场的时期、形态和当时的名字虽然都不一样,那根本却是同一位上帝。就这样,上帝以一人三役的方式完成的救赎事业就叫作圣三位一体。
1. 确认耶和华(圣父) = 耶稣(圣子)
以赛亚先知对将会显现的弥赛亚(耶稣)见证如下。
赛9章6节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这婴儿是对将会以弥赛亚的身份来这世界的耶稣的预言。对于耶稣,通常都称他为上帝的儿子,但若是儿子就应该只是儿子。可这里却在告知耶稣是“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若他不是父亲,圣经又怎么会教训说他是父亲呢?在这里之所以称耶稣为父亲,是因为耶稣就是我们灵的父亲,就是父亲耶和华的缘故。但由于暂时处于不如天使的立场,故以儿子的身份进行了救赎事业。
对此,使徒保罗也在清楚地说明耶稣根本就是上帝的本体,即父亲。
腓2章5-8节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
之所以说耶稣根本就是上帝的本体,是因为上帝以人的模样来到地上,而以人类的模样来世时所用的名字就是耶稣。因为耶和华上帝和新约的耶稣是一位上帝,才说耶稣是上帝的本体。罗马书也记录说:
罗9章5节 “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上帝。”
一般来说上帝是指“耶和华”,但圣经却说耶稣是永远可称颂的上帝,可见圣父时代显现的耶和华上帝就是圣子时代显现的耶稣。
片面理解圣经的人常误以为耶和华和耶稣是不同的存在,但他们终是一位。
约17章3节 “认识你独一的真上帝,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只看这部分内容,就很容易理解成有一位真上帝,耶稣是受到差遣的另一位,但事实上圣经在证实耶稣就是真上帝。
约壹5章20节 “我们也知道上帝的儿子已经来到,且将智慧赐给我们,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我们也在那位真实的里面,就是在他儿子耶稣基督里面。这(耶稣)是真上帝,也是永生。”
通过这样的教训也能明确得知,耶稣就是成为永生之根源的真上帝。
此外,使徒约翰在他记录的福音书中告知耶稣就是创造主上帝。
约1章1-3-14节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
创造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是耶和华上帝。
赛44章24节 “从你出胎,造就你的救赎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耶和华是创造万物的,是独自铺张诸天、铺开大地的 …”
这里分明说是耶和华上帝独自铺张诸天,铺开大地的。约翰福音一章一节中被记录为创造世界的“道”——上帝就是耶和华上帝。这说明正如“道成了肉身”的话语一样,创造主上帝穿着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他就是耶
稣。
约1章14节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由于耶和华以耶稣这个名字来到地上,所以耶和华 = 耶稣的关系成立。此外,启示录也记录说:
启1章8节 “主上帝(耶和华)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赛44章6节)
启22章13节 “我(耶稣)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
耶和华上帝是阿拉法和俄梅戛(初与终的意思);耶稣也是阿拉法和俄梅戛,即初与终。若不是一位而是彼此不同的存在,两位中的一位必要比另一位先存在。但两位都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这不正是“耶和华和耶稣是一位”的证明吗?
就是以肉身的角度为例,儿子的开始也不能先于父亲。父亲和儿子怎能拥有同样的起始呢?如果是互为个体的父亲和儿子的关系,又怎能有同样的始和终呢?就此耶和华和耶稣是一体的关系便可成立。
此外,耶和华上帝就是耶稣基督的事实也可以通过以下圣经章节得到证实。
提前6章15-16节 “到了日期,那可称颂、独有权能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就是那独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看见的,要将他显明出来。但愿尊贵和永远的权能都归给他。”人未曾看见,也不能看见的上帝是耶和华上帝,这位上帝又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但使徒约翰却说“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就是耶稣。
启17章14节 “他们与羔羊(耶稣)争战,羔羊必胜过他们,因为羔羊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可见耶和华 = 耶稣的关系是确实无疑的。
此外,耶利米先知预言耶和华将会立下新约。
耶31章31节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
但新约是耶稣立下的。
路22章20节 “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
以此类推也可得知,圣父上帝耶和华和圣子上帝耶稣虽然以不同的形像、不同的名字、不同的形态显现,却像水、冰和水蒸气的根本都是相同的一样,耶和华上帝和耶稣也是根本相同的一位上帝。
2. 确认耶和华 = 圣灵
圣经里记录了很多圣灵这个单词。那么,圣灵是什么呢?从字面上看是“神圣之灵”的意思。圣经告诉我们上帝是以灵存在的,由于上帝是神圣的,所以上帝的灵也只能是神圣的。故称上帝的灵为“神圣的‘圣’”字和“神灵的‘灵’”字相结合的内涵多维性含义的“圣灵(神圣的灵)”。
约4章24节 “上帝是个灵(圣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使徒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人时,仔细地记录了上帝就是圣灵的事实。
林前2章10-11节 “只有上帝藉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上帝深奥的事也参透了。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上帝的灵,也没有人知道上帝的事。”
圣灵知晓所有只有上帝才知道的上帝的事。圣灵和上帝的灵若不一样,又怎能参透上帝所有的事呢?这是上帝的事只有身为圣灵的上帝的灵才知道的意思。由此得知,上帝和圣灵是一体。不仅如此,
提后3章16节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
彼后1章20-21节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上帝的话来。”
之所以解释成“上帝所默示的”又说是“被圣灵感动说出上帝的话”,是因为耶和华上帝就是圣灵的缘故。
即,圣经 = 上帝默示的书。
圣经 = 被圣灵感动记录的书。
因此,圣灵 = 上帝的关系成立。
3. 确认耶稣 = 圣灵
使徒保罗在罗马书记录如下。
罗8章26节 “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
罗8章34节 “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
本是圣灵替我们祷告,但到了结论部分却又说是耶稣为我们恳求。之所以这样记录,是因为圣灵和耶稣本是同体,才能既称圣灵又称耶稣。
此外,由于耶稣为我们犯下的所有不义和缺欠辩护并引导我们,故称中保。
约壹2章1节 “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
这里的中保是含有“帮助”之意的希腊语“巴罗克利土斯”翻译而成的,此语在约翰福音中为保惠师。因此“中保”和“保惠师”都是指一位圣灵说的话,故称耶稣为保惠师。
但耶稣又证明说圣灵是保惠师,故作为保惠师的耶稣和作为保惠师的圣灵是一位的事实是确实无疑的。
约14章26节 “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保惠师 = 圣灵,保惠师 = 耶稣,故耶稣 = 圣灵的关系明确成立。
4. 圣灵是持有人格的上帝
圣灵不是风、能源或电波等以活动力存在的传达媒体,而是有感情的存在(罗15章30节),会担忧(弗4章30节)、说话(启2章7节)、叹息(罗8章26节)、祷告(罗8章26节)、作见证(约15章26节)、指教(约14章26节),是会命令(徒8章29节)、拒绝(徒16章6-7节)、遭亵渎(太12章31-32节)并思考(罗8章27节)的分明的人格体。
约14章26节 “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以人称代词“他”称呼圣灵保惠师,正是在证明圣灵是人格体。此外,
太28章19-20节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假如圣灵不是人格体,而是像电波或能源等无形的活动力又怎么会有名字呢?仅凭圣灵有名字的话语就可以确信圣灵是人格体。
吩咐我们奉父、子、圣灵的名施洗(浸礼)的话语,是一位上帝会在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个时代,以不同的名字为成就救赎计划显现,故要用显出上帝权能的三个名字施洗(浸礼)并呼唤那名字记念的意思。
上帝以圣父作工时的名字是耶和华,以圣子作工时的名字是耶稣。那么,以圣灵的权势显现时的名字会是什么呢?
经上说“要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故望大家藉三位一体的关系正确理解圣父耶和华、圣子耶稣和圣灵的名字,在以三位一体完成的救赎的大能中得到上帝更多的祝福和恩典。